当前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  申报指南
营商环境-企业申报指南:智能车间智能工厂
时间:2021-08-13 | 来源:

 

营商环境/企业申报指南: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

 

一、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定义

(一)智能车间。企业应用传感识别、人机智能交互、智能控制等技术和智能装备,促进车间计划排产、加工装配、检验检测等各生产环节的智能协作与联动,以及制造执行系统与产品数据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制造过程各环节动态优化

(二)智能工厂。企业在建设智能车间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制造执行、企业资源计划、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平行生产管控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研发、设计、工艺、生产、检测、物流、销售、服务等环节的集成优化,以及企业智能管理和决策,打造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

二、申报条件

(一)在河南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良好。

(二)符合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分为离散型智能工厂、流程型智能工厂两类)相应要素条件,具有较强的可复制可推广性

(三)智能化改造制造实践取得明显成效,在省内同行业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四)截至申报日,企业未被信用中国http://www.creditchina.gov.cn/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以及“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http://gsxt.gov.cn/index.html)中的“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三、要素条件

(一)智能车间

1. 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可靠。采用现场总线、以太网、物联网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和控制系统,建立车间级工业通信网络;建有工业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 智能装备广泛应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检测等设备台套数占车间设备台套数比例达到省内行业先进水平。

3. 车间设备互联互通。车间内生产、检测设备联网数占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总数的比例达到省内行业先进水平。

4. 生产线智能化运行。离散型行业应用自动化成套装备、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优化工艺流程,建成柔性智能制造单元,提升设备运转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普遍应用人机界面(HMI)以及工业平板等移动终端,实现生产过程无纸化;人工操作工位应用防差错系统,适时给予智能提示;应用安灯系统(Andon),生产中异常状况迅速有效得到处理,保证工作流程快速高效。流程型行业应用智能仪表、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替代人工记录,关键生产环节工艺数据自动采集,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

5. 生产过程实时调度。应用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实现现场操作、设备状态、生产进度、质量检验等生产现场数据的实时监控、自动报警和诊断分析;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车间作业计划、设备维修维护计划自动生成,生产任务、维修维护任务指挥调度可视化,并可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实时调整;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集成,优化生产运营管理流程。

6. 物料配送自动化。生产过程广泛采用条码、二维码、电子标签、移动扫描终端等自动识别技术设施,实现对物品流动的定位、跟踪、控制等功能;车间物流根据生产需要实现自动出库、实时配送和自动输送。

7. 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关键工序采用自动化、智能化质量检测设备,产品质量实现在线自动检测、报警和诊断分析;在原辅料供应、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环节采用智能化设备实时记录产品质量信息,每个批次产品均可通过产品档案进行生产过程和使用物料的追溯。

(二)离散型智能工厂

1. 信息基础设施。建有覆盖工厂的工业通信网络,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环境;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2. 研发设计。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软件、工艺设计软件进行产品、工艺设计与仿真,并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与优化;应用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设计、工艺数据的集成管理。应用试验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产品测试、检测数据的集成管理;建有车间/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优化产品生产流程。

3. 生产制造。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检测等设备台套数占车间设备台套数比例达到省内行业先进水平;车间内生产、检测设备联网数占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总数的比例达到省内行业先进水平;应用自动化成套装备、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优化工艺流程,建成柔性智能制造单元,提升设备运转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普遍应用人机界面(HMI)以及工业平板等移动终端,实现生产过程无纸化;人工操作工位应用防差错系统,适时给予智能提示;应用安灯系统(Andon),生产中异常状况迅速有效得到处理,保证工作流程快速高效;应用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实现现场操作、设备状态、生产进度、质量检验等生产现场数据的实时监控、自动报警和诊断分析;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车间作业计划、设备维修维护计划自动生成,生产任务、维修维护任务指挥调度可视化,并可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实时调整;生产过程广泛采用条码、二维码、电子标签、移动扫描终端等自动识别技术设施,实现对物品流动的定位、跟踪、控制等功能;车间物流根据生产需要实现自动出库、实时配送和自动输送;关键工序采用自动化智能化质量检测设备,产品质量实现在线自动检测、报警和诊断分析;在原辅料供应、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环节采用智能化技术设备实时记录产品质量信息,每个批次产品均可通过产品档案进行生产过程和使用物料的追溯。

4. 经营管理。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信息系统,实现生产、采购、供应链、物流、仓库、销售、质量、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功能;应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将设计和工艺有效结合,避免产品信息冲突,保证产品信息从订单、设计、采购、生产、交付全过程受控、有效,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电子文档管理落后、数据查找困难、业务间的协同性差等问题;应用仓储管理系统(WMS,并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等智能仓储与物流设备,实现库存管理优化、自动化出入库与及时配送

5. 系统集成。采用数据接口、企业服务总线、数据平台等方式实现智能装备、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仓储管理系统(WMS)、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等高效协同与集成,实现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的互联互通,形成大数据资源池,支持跨企业的业务协同,支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

6.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在产品质量改进与缺陷检测、生产工艺过程优化等环节具备人工智能特征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管理、计划调度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际运用,实现过程协同优化;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基于模型对企业关键设备(电机、空压机、减速机,风机等)和生产设备实施健康管理、故障预测与诊断等,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科学制定设备维修计划,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停机维护损失。(可以是企业自建设备故障预测维护系统,也可由第三方提供远程服务。)

7. 新模式应用(可选项)。

1)网络协同制造应用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云平台,实现社会/企业/部门之间创新资源、制造资源、制造能力服务能力等的高度集成,制造资源服务能力的动态分析柔性配置水平显著增强实现基于云平台的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环节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全生产链协同共享的产品溯源体系,实现企业间涵盖产品生产制造与运维服务等环节的信息溯源服务。

2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通过定制参数选择、三维数字建模、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等方式,实现与用户深度交互,快速生成产品定制方案;建有个性化产品数据库,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特征进行挖掘和分析,为企业自身开展个性化定制提供决策支持;个性定制服务平台与企业研发设计、计划排产、柔性制造、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系统实现协同与集成。通过持续改进,形成完善的基于数据驱动的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系,快速、低成本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显著提升。

3)远程运维服务。应用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并与企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实现信息共享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能够对装备/产品上传数据进行有效筛选、梳理、存储与管理,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向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远程服务;通过持续改进,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与产品形成实时、有效互动,大幅度提升嵌入式系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应用水平。

    (三)流程型智能工厂

1. 信息基础设施。建有覆盖工厂的工业通信网络,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环境;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2. 研发设计。建有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配方、产品工艺数据的集成管理;建有试验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产品测试、检测数据的集成管理;建有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生产工艺优化。

3. 生产制造。应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装备或生产线,实现系统、装备、原材料及人员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有效集成;建有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工厂自控投用率达到省内行业先进水平,关键生产环节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应用安全仪表系统(SIS,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或者减轻其后果;应用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达到省内行业先进水平;实现原料、关键工艺和成品检测数据的采集、集成利用和实时质量预警;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计划、调度均建立模型,实现生产模型化分析决策、过程量化管理、成本和质量动态跟踪以及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一体化协同优化;对于存在较高安全与环境风险的项目,实现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和危险源的自动检测与监控、安全生产的全方位监控,建立在线应急指挥联动系统。

4. 经营管理。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实现生产、采购、供应链、物流、仓库、销售、质量、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功能;应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将设计和工艺有效结合,避免产品信息冲突,保证产品信息从订单、设计、采购、生产、交付全过程受控、有效,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电子文档管理落后、数据查找困难、业务间的协同性差等问题;应用仓储管理系统(WMS,并应用智能仓储与物流设备,实现库存动态优化管理、自动化出入库与及时配送。

5. 系统集成。采用数据接口、企业服务总线、数据平台等方式实现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仓储管理系统(WM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等高效协同与集成,形成大数据资源池,支持跨企业的业务协同,支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

6.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在产品配方优化、生产工艺过程优化等关键环节具备人工智能特征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管理、计划调度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际运用,实现过程协同优化;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基于模型对企业关键设备(电机、空压机、减速机,风机等)和生产设备实施健康管理、故障预测与诊断等,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科学制定设备维修计划,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停机维护损失。(可以是企业自建设备故障预测维护系统,也可由第三方提供远程服务。)

7. 新模式应用(可选项)。

网络协同制造应用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云平台,实现社会/企业/部门之间创新资源、制造资源、制造能力服务能力等的集聚与对接实现基于云平台的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环节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全生产链协同共享的产品溯源体系,实现企业间的信息溯源服务;通过持续改进,实现企业间、部门间创新资源制造资源、制造能力和服务能力高度集成,制造资源服务能力的动态分析柔性配置水平显著增强。

四、申报程序

    (一)企业申报。结合近年的申报情况,每年的申报程序以上级部门通知为准,2020年与往年不同。2020年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申报采用网络申报,申报企业注册、登录“河南省智能制造服务平台”(http://www.hnznzz.com/)完成相关申报材料的提交程序。(已注册企业可直接登录提交申报材料;未注册企业请先注册企业账号,经审核通过后方可提交申报材料。)中央驻豫和省属企业按照属地化原则进行申报。每家企业限报1个智能车间或智能工厂

申报企业通过网络平台提交《2020年度河南省智能车间申报书》、《2020年度河南省智能工厂申报书(离散型)》或《2020年度河南省智能工厂申报书(流程型)》电子版(PDF格式完整版,包含所有附件及签字盖章页,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及视频资料(MP4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

(二)地市初审。济源示范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组织技术专家、财务专家组成专家组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到企业现场进行真实性核查;之后专家组结合申报材料和现场核查情况,提出评审意见。

(三)推荐上报。济源示范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联合行文向省工信厅、财政厅上报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推荐名单。

    (四)省级确定。省工信厅、财政厅共同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结果经网上公示后,确定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名单。

 

“十三五”期间创建数量:省级智能车间14个,省级智能工厂9家;其中2020年创建省级智能车间4个,省级智能工厂2家。

 

近两年申报时间:每年的89月。

 

参考文件:《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1年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豫工信联规〔202076号)

 

业务咨询电话:6633923

联系人:成尧遥   石迎峰   王非

 

202172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