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科动态
济源:企业争相“挑大梁”,科技创新有“看头”
时间:2024-05-20 | 来源:工业信息和科技局

向“卡脖子”技术攻关,努力锻造“撒手锏”……当下在济源,广大企业在科技创新中争当主角、勇挑大梁,深耕新质生产力,释放出蓬勃动能。


五一假期期间,河南巨力钢丝绳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内依旧机声隆隆,一根根优质碳素钢线材,经过粗拉丝、热处理、精拉丝、捻股、合绳等工序,变为高强度、高韧性钢丝绳。随后,它们将出口国外,在油田、港口码头等领域“力拔千钧”。


“这个产品的抗拉强度比普通钢丝绳高300Mpa左右,在国外市场供不应求,订单已排到一个月以后。”该公司总经理杨汉周介绍,公司借助河南省特殊钢研究院,近期研发出了新型钢种,该原料成功解决了普通钢丝绳高强度和高韧性难以并存的行业问题。

“科技创新是我们的头号工程。”杨汉周说,公司与多家省级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可保证研发成果就地转化,赋能企业加速发展。“今年公司还将继续加大创新力度,预计研发费用将达到2000万元。”






杨汉周的创新底气源于何处?


翻开前不久济源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力支持企业做创新主角”就是答案。


“作为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的工业城市,济源的发展空间、环境空间和能耗空间受到极大制约。因此,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危机感,一直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换道领跑。”济源示范区工业信息和科技局局长李军华说


而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关键期的济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企业科技创新。


济源示范区工业信息和科技局局长李军华说:

“今年以来,我们抢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机遇,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通过建平台、育主体、引人才、创环境,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形成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体系,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得益于一系列有力的扶持政策,济源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突显,研发信心与创新动能显著提升。


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截至目前,济源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居全省第四位,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66家,较2020年增加9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60家,较2020年增加84家,均实现三年翻番的目标。






依靠科技创新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实现逆势突围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该企业不断完善内部创新体系,先后5次引领有色行业技术革命,不断打破发展“天花板”,成功跻身全国专精特新“优等生”行列。今年前三个月,豫光集团营业收入、利润和税金分别增长11.6%、25.1%、82.8%,均创历史新高。


“以前我们的发展靠创新,今后还要靠创新。”该企业董事长赵金刚说,他们将继续坚持创新引领,强化协同创新,朝着有色金属新材料领域发力,进一步破解河南省乃至全国高端材料的“卡脖子”问题,推动豫光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光电信息材料生产基地。


以河南巨力、豫光集团为代表,一大批创新主体正加速集聚,竞相迸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变量”催生出更多“经济增量”。


一季度,济源新技术、高技术产业势头强劲,增加值分别增长19.8%、42.6%,分别较去年年底提高4.9个、26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0.7个、33.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6%、9.8%。1至4月,济源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进出口总值1.1亿元,同比增长76.3%。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济源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让“科技”之花结出更多“产业之果”,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1067号